当前位置: 首页 > 就业指导 > 正文

求职季 84.1%受访大学生担心遭遇招聘诈骗

【来源: | 发布日期:2024-04-30 】

入职前收费、非法职业“黑中介”、提供求职“内推”机会被指为招聘诈骗重灾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园春

正值春招季,大学生求职进入了关键的冲刺期。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求职心切的心理,在各类海量的招聘信息中浑水摸鱼,增加了大学生的求职成本和风险。求职季,大学生担心遭遇招聘诈骗吗?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求职季,84.1%的受访大学生担心遭遇招聘诈骗,受访的大专/高职/高专生担心的比例最高,为88.2%。入职前收费、非法职业“黑中介”、提供求职“内推”机会被指为三大常见的招聘陷阱。60.6%的受访大学生期待加强招聘诈骗打击力度,严肃追责。

大家都在找工作,心里很焦急,防备心就会减少

全雯是广东某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已经拿到了心仪的offer。她平时对陌生人来电警惕性很高,大多都不予理会,为数不多的几次认真接听的诈骗电话,都是在求职期间。因为有过几次这样的经历,她坦言,求职过程中,自己一直挺担心哪次会不小心就落入了招聘诈骗的陷阱。

全雯感觉,求职期间是大学生很容易被骗的时期。“大家都在找工作,心里很焦急,生怕漏掉用人单位的通知,也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机会,防备心就会减少,基本上有来电就会接。”

王颖是杭州某高校大四学生,目前已经有了意向单位。她坦言,自己也挺害怕遇到招聘诈骗,“我和同学前几天还在聊这个话题,有几个同学都接到过诈骗电话。有的骗子还会以方便线上办公为由,要求下载相关软件,进去后要填很多个人信息,实在令人生疑。”

正值大学生求职季,调查显示,84.1%的受访大学生担心遭遇招聘诈骗。受访男生(85.1%)比受访女性(83.3%)担心的比例更高。不同学历上,受访的大专/高职/高专生这一比例最高,为88.2%,其次是受访本科生(86.2%),受访硕士生(65.6%)相对最低。

哪些招聘陷阱常见?入职前收费、非法职业“黑中介”、提供求职“内推”机会为重灾区

全雯回忆,她有次在一家招聘网站上传简历,投递某公司的运营岗位,过会儿就有陌生电话打了进来,对方没自我介绍,直接询问她有没有相关的实习经历,“虽然感到有些唐突,但对方准确说出了我投的意向岗位,我也就没想太多。只是当时心里有点嘀咕,感觉这家HR响应真快。”全雯说。加了微信后,全雯发现对方开始露出更多破绽,“对方表示我的经验不够,需要到公司培训,并提出得先缴纳一定的培训费用,这让我一下子警惕了起来。前后情节再一想,清醒许多,没有上当。”

结合自己的求职经历,全雯觉得,如果接到自己从未投递过简历的公司的电话,就要提高警惕,因为这可能就是一种诈骗的信号。“我遇到过两次这种情况。他们通过不法渠道获取大学生的信息,利用大家求职心切的心理,浑水摸鱼,进行诈骗。”她还提醒,有些不法分子声称有渠道能提供理想的工作机会,但其实另有目的,可能是为了诈骗钱财,也可能是为了窃取详细的个人信息。“在求职过程中遇到过于主动地索取个人信息的情况,都要格外小心。”

受访大学生感到哪类招聘陷阱常见?数据显示,入职前收费(58.8%)排在首位,其次是非法职业“黑中介”(51.3%),排在第三位的是提供求职“内推”机会(51.2%),其他主要还有:入职付费培训(45.5%)、“山寨”用人单位(40.3%)、套路贷(38.8%)、盗用个人信息(37.1%)、劳动合同陷阱(35.1%)。

超六成受访大学生期待加强对招聘诈骗的打击力度

全雯感觉,现在诈骗分子手段高明,能把假的包装得与真的无二,“我之前遇到的骗子公司,公司名称、地址,在网上都能搜得到,警惕性弱的可能就容易上当。希望加大对招聘诈骗行为的惩治力度。”

调查中,超六成受访大学生(60.6%)期待加强对招聘诈骗的打击力度,严肃追责,提高违法成本。

对此,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律师赵占领也充分认同。他建议,公安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提供招聘服务的网络平台和机构要提高技术防范能力,不断探索新的形式、办法,力争能够准确筛选并及时拦截诈骗行为,并在显著位置对求职者给予提示。”

谈及一些大学生求职时遇到的用人单位要求扣押相关证件和收取费用的问题,赵占领指出,这是劳动法所禁止的。他介绍,《劳动合同法》第二章第九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一旦在求职过程中遇到这种情况,毕业生一定要远离。”

赵占领提醒大学生,求职过程中,要提前对招聘单位做一些了解,可以通过查询企业官网、工商企业信息等对招聘单位的真实性做初步确认,也可以与老师、学长学姐、同学多沟通。通过多个渠道了解招聘单位,有助于在求职过程中一旦发现猫腻能及时止损。

参与本次调查的在校大学生中,男生占44.0%,女生占56.0%。学历分布上,大专/高职/高专占14.8%,本科占73.0%,硕士占10.9%,博士占1.3%。

(包鋆丽对本文亦有贡献,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全雯为化名)